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视点 >> 产业视点
2025年真正实现新能源汽车时代
时间:2019-4-9

       在2025年之前,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都会全方位成熟,电动化拐点来临;同时,新能源发电价格拐点也将到来。在2019年入举办的电动汽车百人会第五届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进行了展望。他说,跨过这个拐点,新能源电动汽车就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因为到那时,电动汽车用的电,大部分是新能源发电产生的。

       电动车与能源结构转型紧密交织

       按照能源局的规划,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将降低至50%,而恰巧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在那时也将达到40%~50%。

       欧阳明高认为,光伏发电将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发电的主要方式。未来分布式光伏将与电动汽车储能相结合,新能源汽车消耗的电力也将从火力发电转变为光伏发电,能源系统将参与构建交通系统。电动汽车需要新能源,新能源也需要电动汽车,引起能源结构上的深刻变革。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预测,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0.8~1亿辆的规模。而到2025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5000~8000万辆的规模。当电动汽车发展与中国能源结构转型紧密交织、相辅相成才是真正的新能源。

       展望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欧阳明高从技术角度,分纯电动力、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以及电动化和新能源融合四个方面展望了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欧阳明高预测,在2025年左右,纯电动汽车性价比会实现大的突破。他认为锂离子电池具有成为动力电池主流技术的潜质和前景,但瓶颈是高比能量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随着高镍的应用,电池的热稳定性将会变差,未来安全性风险会更大,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来预防安全性问题。同时,他强调,电池并不能够解决续驶里程的全部问题。靠增大电池装载量来增加续驶里程不是根本出路,主流技术路线是提高电动汽车能效和充电便利性。此外,还要提高充电的便利性,一是充电体系的建设,二是快充技术的突破。中国是220伏的电压,非常适合小功率慢充。家用轿车配置慢充桩,将成为主体的供电模式。但为了应急,10~15分钟的快速充电是必备的,新一代与储能结合、安全可靠的快充技术的创新空间很大。

       针对混合动力技术,欧阳明高表示,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并联纯电型相较于串联纯电型,具有成本和动力优势,国内领先企业正在着力探索低成本的纯电并联式插电混合动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具有中国优势的技术路线。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氢燃料电池系统更适合替代柴油机,锂离子电池系统更适合替代汽油机。从应用定位来看,燃料电池系统是卡车和公路客车的长途运载工具的最佳选择。欧阳明认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相比于纯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大约晚10年左右。他说,“中国燃料电池产业链目前还很薄弱,但产业化态势全球最佳。”

       针对电动化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欧阳明高说,我们把新能源汽车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电动汽车,但不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第二阶段新能源电动汽车,就是真正的新能源汽车;第三个阶段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就是我们最终的全方位革命的完成阶段。目前,我国正处在电动车革命阶段,即将发生的是新能源革命和人工智能革命。

       欧阳明高强调,现阶段电动化革命发展迅猛,中国首次在全球率先导入高科技领域,开始从孕育期、导入期进入成长期,还会到最后的高速成长期。他说:“我们认为在2020年之后,尤其是2025年之后,将会是突飞猛进的过程。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能源革命做好准备。”

打印】【关闭
上一篇:
2025年中国品牌车企产销量入世界前十
下一篇:
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28.26亿人次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组织结构图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