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电子家电

智能芯片激战 两岸联手抢先机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1-21

智能芯片激战 两岸联手抢先机
        到目前为止,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北京、深圳、广州3条8.5代以及昆山、苏州2条7.5代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建设,业界担心2012年中国大陆电视用液晶面板产能将略有过剩。在此背景下,三星电子、LGD、奇美电子、友达光电、京东方等液晶面板供应商,以及海信、康佳、创维、长虹、海尔、TCL等彩电整机制造企业,不断进行着合纵连横,悄然构筑起中国液晶产业的新版图。
        从着急的三星说起
        近期有两个标志性事件让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事业部很难受。三星电子主要竞争对手LGD重新开始了与全球第三大液晶电视供货商索尼中断6年的合作。
        三星电子与索尼有1条共同出资的液晶面板生产线,三星电子是索尼最重要的液晶面板供货商。索尼与LGD的再次携手,对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业务多少有点冲击。
        另外一个事件是,重组了奇美电子的鸿海集团又出资逾12亿美元控股日本日立公司的显示器业务,增强在中小尺寸液晶面板领域的竞争力。
        鸿海集团的动作在苹果公司2011年液晶面板采购订单中已有表现——除了LGD、三星电子之外,奇美电子首次获得了苹果iPad用液晶面板1500万块的订单。
        按照DisplaySearch公司的估计,2010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预计将达到1.9亿台,同比增长31%;但2011年由于欧盟、日本市场的增速将放缓,北美市场难有起色,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增长率将放缓至13%。
        尽管全球液晶面板需求增长速度有可能放缓,但三星电子还是把产能利用率从2010年第四季度的95%提高到今年第一季度的100%,以应对竞争。三星电子液晶面板事业部预估,2011年第一季度电视用液晶面板出货量将较2010年同期增加17%。
        据估计,今年LGD有望以5500万块的出货量在全球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拔得头筹。三星电子2011年电视用液晶面板出货量大约为5000万块,低于同胞兄弟LGD。
        另外,2011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量有望达到2.15亿台,其中中国大陆将超过1亿台,占全球出货量的半壁江山。
        据估计,在中国大陆电视用液晶面板市场,奇美电子、友达光电两家企业2011年仍将保持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而LGD通过偏光式3D技术广泛结盟中国大陆彩电整机企业,市场占有率有可能超过25%,三星电子市场占有率仅为16%左右。
        在此背景下,三星电子加快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速度。2010年11月三星电子在苏州建立1条7.5代线获批之后,力争在2011年6月实现量产。但此时,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竞争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
        “整机-面板”体系初现
        深圳华星光电主导的8.5代线主体工厂提前封顶,将加速全球主要液晶面板供应商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变化。
        目前,TCL与三星电子的供货关系将会因华星光电的量产而发生改变——三星电子将失去一个稳固的合作伙伴。
        届时,TCL将可能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从液晶面板、液晶模组到液晶电视完全自产化的企业。
在中国大陆液晶版图中,TCL-华星光电已自成体系,毕竟按液晶电视出货量来看,TCL是中国大陆液晶电视出货量最大的企业,可以消化华星光电的产能。
        康佳2010年液晶电视出货量大约为500万台,2011年有望超过600万台。尽管康佳集团副总裁林盖科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奇美电子、友达光电、三星电子、LGD都是他们的液晶面板供应商,但他并没有掩饰奇美电子是目前最大的一个,以及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按照康佳在江苏昆山液晶模组的战略布局,今后为其提供更多液晶面板的将是友达光电,同在昆山的康佳和友达光电,不成为合作伙伴都很难。
        友达光电执行副总裁兼电视业务总经理彭双浪向记者证实,公司已全资控股龙飞光电,在昆山建立1条7.5代线。
        为了提升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份额,友达光电还与长虹合作在成都建立了液晶模组生产线。此外,友达光电还与海尔保持着紧密合作关系,甚至一度还传出友达光电、海尔共同建液晶面板生产线的“绯闻”。
        自此,友达光电-康佳-长虹-海尔体系也已经成型。
        LGD在中国大陆的触角伸向广州,创维参股LGD在广州科学城的第8.5代线。人们在创维近两年发布的液晶电视新品中,可以找到LG的影子。相比友达光电系,LGD-创维体系似乎更加稳固。
        此外,由于夏普和中电熊猫在南京已建立1条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并且双方还在筹划1条第10代线。夏普在全球液晶面板的份额虽然不足5%,但通过与中电熊猫的合作,背靠中国电子的支持,形成夏普-中电熊猫-冠捷-长城体系,市场前景相当看好。
        还有,京东方计划2011年量产的第8.5代线,已经开始与同在北京的联想商讨合作,并把绣球抛给了海信、长虹、冠捷等企业。
        被边缘还是骑墙?
        尽管2010年奇美电子在中国大陆的市场份额高达34%——得益于搭上了家电下乡政策的快班车,但在这一轮高世代液晶面板线布局中,奇美电子似乎被边缘化了。
        在三星电子、友达光电、LGD这3家企业已经或者即将在中国大陆建立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时,奇美电子却举棋不定。虽然鸿海集团的重组提升了奇美电子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位置——超越友达光电位居全球第3,但其没有与大陆彩电企业结成“整机-面板”体系可能是一大遗憾。
        纵观大陆6家彩电企业,TCL、康佳、创维、长虹、海尔5家企业都有所依,奇美电子能够合作的企业似乎只有海信了。
        不过,青岛海信电器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说,海信将坚持液晶面板来源多元化的模式。这等于浇灭了奇美电子与海信“联姻”的希望。
        实际上,奇美电子曾经把希望寄托给了长虹。
        去年年底,曾经传出鸿海集团在成都投巨资建立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消息,但国家发改委只给5家企业核发了“准生证”,奇美电子的“爱情”再次泡汤。
游离于“整机-面板”体系的海信相比奇美电子显现更为轻松。海信液晶连续多年成为大陆液晶电视市场的销量冠军,它似乎并不担心液晶面板供应的稳定性问题。
        但专家指出,当全球液晶面板业在市场和技术上都撕裂成块的时候,诸如海信这样的整机企业很难左右逢源。
        比如,3D液晶面板在技术上分为以友达光电、LGD为代表的偏光式和以三星电子等为代表的快门式,LED背光源液晶面板在技术上又分为直下式和侧光式。如果海信都与他们合作,可能会造成终端产品在技术上的混乱。
        面对海信的选择和奇美电子的孤独,两者最终联手的可能依然存在。此前海信建立彩电企业首条液晶模组生产线时候,背后提供支持的正是奇美电子。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企业合纵连横 中国液晶版图重构
下一篇:
国家统计局:4月家电产量出炉 空调同比增15.4%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