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思路生变 不强求年内数量调至100家目标 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积极推进央企重组,但进展将慢于此前预期。重组思路将发生调整,未来将按“成熟一家进行一家”的原则推进,不强制追求“今年年内央企数量调整至100家”的目标。此外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挂牌成立也将暂缓。 “今年年内央企数量调整至100家”的目标是由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今年7月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出的,以组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为契机,加快中央企业重组和调整步伐,今年要把央企调整到100家以内。此消息迅速点燃了A股市场对央企重组概念股的热情。 按照这一思路,将被重组的央企包括科研院所并入相应的产业集团,对外贸易的窗口公司并入相关产业集团,生产出现亏损或存在困难的央企并入其他集团,其余的企业则有可能被通过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平台进行重组。 但从目前情况看,受到多方面原因影响,央企重组进展缓慢。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仅完成3起重组,分别是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目前央企总数为122家。 此外,重组思路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按照此前国资委的重组思路,科研院所单位是重组的“重点对象”,被要求各自寻找“婆家”并入相关大企业。但重组时间表更加宽松之后,对科研院所的重组放缓,并且不再要求它们各自寻找合适的接受企业。 此外消息人士还透露,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挂牌成立也将暂缓。由于人事等方面的原因,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仍然未能如期启动,对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也会出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