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中科视点 >> 更多视点

能源矿产开发国土空间蓝图划定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中科视点       时间:2011-6-10

能源矿产开发国土空间蓝图划定

        我国首个全国范围内的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下称规划)全文9日发布。规划首次对我国能源矿产开发格局做出明确定位。业内人士认为,以往能源矿产规划都是行业内的专项规划,尚未有从国土空间角度出发制定的全国性系统规划。该规划的出台,对我国能源矿产开发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

        有序建设东中部核电基地

        按照规划定位,到2020年,我国要重点在能源资源富集的山西、鄂尔多斯(600295,股吧)盆地、西南、东北和新疆等地区建设能源基地,在能源消费负荷中心建设核电基地,形成以“五片一带”为主体,以点状分布的新能源基地为补充的能源开发布局框架。

        具体说来,山西的定位是合理开发煤炭资源,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加快煤层气开发;鄂尔多斯盆地以煤炭开采加工和火力发电建设为主,加大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风能开发力度;西南地区以水电开发为主,加快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开发,有序开发煤炭资源和建设坑口电站;东北地区加强石油勘探,稳定石油产量,加快蒙东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坑口电站和风电;新疆则适度加大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建设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区。

        对于核电,规划特别提到,核电要在完善核电安全保障体系的前提下,在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的东中部负荷中心有序布局建设核电基地,逐步形成东中部核电开发带。

        有关新能源的部分,规划指出,到2020年,要重点在资源丰富的西北、华北和东北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布局建设大型风电基地。近期重点在光伏产业较发达的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布局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中远期逐步在河西走廊、兰新线、青藏线、宁夏和内蒙古沙漠边缘等地区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

        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资深太阳能专家马胜红认为,在山东半岛以及长珠一带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固然可以节省长距离输电投资,但这些区域的土地成本十分高昂,因此,如何落实尚需进一步统筹规划。

        加大西部矿产开发力度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空间布局,规划明确,我国西部地区要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建设一批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中部地区大力推进矿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综合利用;东部地区则要重点调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

        具体说来,未来我国西南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攀西钒钛资源,把攀西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钒钛产业基地。合理开发利用云南、贵州、广西的铜、铝、铅、锌、锡等资源。提高云南滇中、贵州开阳瓮福磷矿的开发利用水平,将滇黔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

        西北地区要合理开发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将其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稀土生产基地。合理开发利用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的铜、锌、镍、钼等资源,加强青海、新疆盐湖资源开发,加大对钾、镁、锂、硼等多种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的力度,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青海柴达木、新疆罗布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

        中部地区要合理开发利用山西、河南铝土矿,以及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的铜、铅、锌、锡、钨等资源。促进山西吕梁太行、湖北鄂东、安徽皖江和江西赣中铁矿的开发利用。除此之外,还要做好赣南赣北、湘南钨和稀土的保护性开发,提高湖北宜昌磷矿开发利用水平,发展磷化工深加工产业。

        东北地区则要充分挖掘辽宁鞍本铁矿资源潜力,合理开发利用黑龙江、辽宁、吉林的铅、锌、铜、金、钼等资源以及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东部沿海地区要综合利用好河北承德钒钛磁铁矿、冀东铁金矿、海南铁矿,整顿并合理开发利用山东铁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广东、福建的铜、铅、锌等资源。

        业内专家表示,通过规划可以看出,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矿产资源的开发,体现出西部重勘探开发,中部重矿种优化,东部重综合利用的格局,这种定位对产业投资将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作为我国首个从国土空间发展规划,规划中涉及能源矿产的部分对于行业而言虽然新意不多,但从国土角度出发对二者做出的系统性阐述,对于我国能源矿产的空间布局发展有特殊意义。



打印】【关闭
上一篇:
日本电子巨头遭遇生死劫:旗舰企业正在衰退
下一篇: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50万辆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