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英文视点
大豆压榨产能过剩利润走低 中小食用油企或将淘汰
时间:2011-4-11

大豆压榨产能过剩利润走低 中小食用油企或将淘汰

        大豆压榨产能过剩利润走低 未来中小食用油企或出局

        2011年4月为保证食用油价格稳定和持续供应,政府有关部门近期或将启动第二批食用油定向销售,向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提供价格优惠的食用油。在大豆压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对大型企业的扶持可能使已经套在中小食用油企业脖子上的“绳索”进一步收紧,食用油行业将上演“强者通吃”的局面。

        “有关企业确实在近期提供了销售额等经营数据给有关部门,但是第二次食用油定向销售的数量和具体时间还没有最后敲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说。

        市场人士告诉记者,第二批定向销售的食用油数量约为45万吨,价格每吨8900元左右。

        2011年1月,第一批定向销售的国家临时存储粮油中,中粮集团、益海嘉里各获得22万吨菜籽油,中纺集团拿到1万吨菜籽油,三河汇福粮油集团获得大豆19万吨,九三粮油工业集团获得大豆14.5万吨,这令中小食用油企业牢骚满腹。

        一位中小食用油企业人士表示,定向销售的粮油价格低于市场价,这让大企业处于有利位置,中小企业很难生存下去。据了解,定向销售的菜籽油每吨8900元,比市场价每吨低1000元左右;定向销售的大豆约每吨3500元,比市场价每吨低200~300元。

        中国大豆压榨产能近年来一直严重饱和,行业利润率走低,中小食用油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2008年,发改委提出,到2010年,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7500万吨/年,到2012年,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6500万吨/年。

        然而,目前全国的大豆压榨产能已经超过1亿吨,发改委设定的产能控制目标完全被突破。

        “目前整个行业的利润率只有5%左右。” 一位油脂企业负责人表示。据了解,2010年,中粮集团旗下的中国粮油控股(00606.HK)油籽加工业务毛利率从上一年的4.3%降至1.7%

        国内大豆压榨行业普遍开工率较低,只有50%左右,但是大型企业由于资金雄厚,资源运用手段较为丰富,部分大型企业开工率可以达到70%~80%。

        市场人士指出,虽然大豆压榨利润率看上去不高,但是这个行业资金周转非常快,1年20亿元的产值,只要投资2亿~3亿元就可以实现,每年资金周转的次数可以达到3~4次,投资收益率很高。

        上述人士还表示,大豆压榨利润率虽然不高,但是大豆油的价格并不低,按照每吨1万元计算,5%的利润率每吨可以赚到500元的利润,绝对值不小。各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大力招商引资,给出一些优惠条件,因此近年来大豆压榨项目纷纷上马,特别是大型企业,规模越大,获得政策倾斜的几率越高,国内大豆压榨产能早已突破政策限制。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表示,国内大豆压榨产能过剩,未来肯定会有一批企业要垮掉。

        但是,一位行业内人士指出,中小企业被兼并收购或者关门,对中国食用油提高自给水平并不一定有利,中国大豆、油菜籽生产较为分散,大企业收购成本较高,往往愿意使用进口大豆和油菜籽,能够实现规模化效益,还能进行期货的套期保值,随着中小企业出局,中国本土大豆、油菜籽的种植有可能萎缩。

打印】【关闭
上一篇:
三大粮油央企整合或将延期,整合事宜并未报国资委
下一篇:
湖北渔业实现“十二五”开门红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