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科视点 |产业视点 | 区域视点 | 国际视点 | 专题视野 | 中国经济 | 全球经济 | 国际贸易 | 中国贸易 | 热点下载
 當前網頁繁簡切換
英文视点 | Global News | China News | District News | Market News | Economy       英文網站 | 繁體網站
中科纵横官方微信 
搜索:通过此功能可以快速搜索本站内容.
关键字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英文视点
2020年上汽自主品牌销量锁定100万辆
时间:2015-4-8


        “蛰伏”了8个多月后,上汽乘用车新掌门人王晓秋首度面对媒体发声,畅谈上汽乘用车未来的“双芯”战略。这并不是王晓秋第一次以上汽乘用车掌门人的身份面对公众,作为上汽乘用车第一任总经理,他全程主导并参于了2004年上汽乘用车项目筹建,以及此后收购荣威、MG两大品牌事宜。也正因如此,王晓秋一直被业界称作为上汽自主品牌的“开山鼻祖”。2009年,由于工作调动,王晓秋离开上汽乘用车,先后出任上柴股份以及上海通用总经理。

        2014年7月,出任上海通用总经理仅一年的王晓秋再度接到“调整令”,重新回归并掌舵上汽乘用车。与此前项目初创、万象更新,一切都具有无限可能的时期相比,眼下的上汽乘用车,正处于艰难跋涉的“低谷期”,车市增速放缓、自主品牌在合资的挤压下集体“溃败”,上汽乘用车销量也在2013年达到23 万辆之后不仅不再向上,反而出现连续下滑之势。2014年上半年,上汽自主品牌的产销量分别为105420辆和102340辆,同比下降7.91%和 3.22%。如何暂时稳住下滑,并尽快改变这一局面,是“二进宫”的王晓秋面临的首要问题。

        “王总是技术派出生,做事非常务实。”上汽乘用车内部人士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务实”的王晓秋重新掌舵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大刀阔斧地将上汽乘用车2014年原本26万辆的目标销量砍为20万辆。在为经销商减压的同时,也同时“放慢速度”,为上汽乘用车赢得战略布局的思考时间。3月18 日,由上汽乘用车内部300多人团队、历时4年多打造出的、MG品牌旗下首款中高级SUV车型锐腾上市后,王晓秋走到台前侃侃而谈。

        “从现在开始,上汽自主品牌产品的基本性能不会输给任何跨国公司。”王晓秋掷地有声。在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本土品牌之所以被外资和合资排挤,最终极的原因就是产品性能的差距,而这其中,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在内的核心技术缺失一直是行业的痛点。而眼下,经历10年的技术积累,上汽通过自主和与通用共同研发的模式,终于具备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正是凭借在核心技术上的优势,锐腾才能以“8秒破百”的性能表现比肩大众途观、福特翼虎等合资品牌。

        不过,这却是一款让王晓秋有些“遗憾”的车型,“严格上来讲,这款车两年前就该推出了。”他说,之所以拖延至今,是因为“以前市场、生产相互之间协调等,问题很大”,而未来不会再有这个问题。“从锐腾开始,以后所有的项目都要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让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如期完成。” 因为留给自主品牌的窗口期已经不多。“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预计每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不到8%,2020年之后,市场将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增长。”王晓秋只能抓住这短短的5年时间。“集团对我们的要求,是自主品牌到2020年要做到100万辆”,而眼下,这一数字仅为20万左右。怎么做?王晓秋提出“双芯战略”。

        “产品是根本”,王晓秋说,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上汽要提供跟合资企业一样好、甚至超越合资产品的品质,要将性能放到第一位。未来主推SUV以及A级车,把握细分市场的高增长点。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在荣威550plug-in之外,上汽此后每年都将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20万辆。

        这并不是一些单纯的数字,而是一揽子极具挑战的计划。上汽不仅要与北汽、东风、长安等自主集团一较高下,也试图与合资品牌同台竞技。或许正因为任务艰巨,因此上汽集团对自主品牌的重视度也提升至新高。据了解,在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以及上汽乘用车中,虽然前两者对集团的销售和业绩贡献目前远大于后者,但却只有王晓秋兼任集团副总裁一职。

打印】【关闭
上一篇:
全球NCAP对2020年汽车安全提出新标准
下一篇:
交通部:2020年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总量达30万辆
网站推荐:
 国家信息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发改委 中国科学院 中国海关 国家统计局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购流程 | 付款方式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诚聘英才
Copyright: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84675230 传真:010-84673367 邮箱:service@zkreport.org

北京中科纵横信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2509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533号